苏大艺术学院教师杨文丹。
文/ 王敏悦 朱颜悦悦
文创设计师用“潮爆”设计,让传统文化“逆生长”,以青春的面目收获一大票年轻粉丝——此类现象,在近几年间时常发生。典型案例不在少数:前有故宫文创爆红互联网,后有敦煌文创赚足流量。近在眼前的,苏州市非遗办推出的非遗文创“非一般的好物”,也让更多人爱上了苏州非遗。
在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城内,江南文化滋养了一批充满激情的文创设计师,他们正用妙手与巧思,制造一个又一个传统文化的“逆生长”现象。
为江南文化所滋养的文创设计师
钱轶春**次尝试设计文创产品是在2018年。这一年,她35岁,在张家港市的一家外贸公司做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是她的正职,业已“耕耘”十多年;设计文创产品则是跨界,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得从头开始探索。
为什么要跨界做文创?也许是江南文化潜移默化的滋养。这位张家港设计师生长于秀雅的江南,自幼为吴风吴韵所浸染,性格喜静,平素爱做手工编织、画水墨小画、弹古琴。“做文创设计,既可以把我的这些爱好串联起来,又可以让传统文化变得鲜活有趣。”钱轶春说,事实上,跨界做文创的想法,已经在她的心里“生长”了很久。
2018年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彼时,“文创设计”的概念已经为大众所知晓并接受。因着故宫文创的一次次“出圈”,更多人开始意识到:一枚书签、一对耳环、一条丝巾、一个帆布袋,通过文创设计师的妙手与巧思,不仅可以负载“文化之重”,还可以增添“文化之趣”,更可以充分实现文化的商业价值。毕竟,“故宫娃娃”“故宫彩妆”“故宫饰品”等一系列故宫文创,已成功使故宫博物院从“云端”降落到地面,让故宫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出圈”,并且,早在2016年,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元。
钱轶春决意行动,在弄堂里开了一间小小的工作室,整天猫在里面做文创设计。她设计的**套文创产品,由4款书签和3款首饰组合而成,以张家港市级非遗项目“沙洲对称剪纸”为灵感来源,又从张家港的地标建筑中提炼元素,使之既精巧美观,又富有江南韵味。
钱轶春说:“书签和首饰都是比较实用的小物件。我的想法是,既要把这些小物件做精致,加入文化传承的元素,又要让它们易于被大众接受。”这套文创设计处女作,让她在“港城非遗·双山香山杯”张家港首届创意设计大赛中斩获银奖。
之后,她又在第七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苏州赛区暨首届苏州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中斩获三等奖。在2020年“苏州有礼”文创商品大赛中,她凭借“艺法自然”天圆地方系列杯垫,获得银奖。
探寻文创产品的市场化之路
苏州文旅资源丰富,为文创设计师们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广阔空间。作品屡屡在文创大赛中获奖,给予了钱轶春前行的动力,但与此同时,她也不无忧虑:设计的文创产品找不到市场,无法实现量产。
如何让文创产品真正融入市场、赢得消费者青睐?在文创设计领域探索多年的杨文丹,试图用自己的设计作出解答。她是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一名教师,自2017年起在校内开设“民族艺术与设计”课程,带领学生做文创设计的相关实践。
在杨文丹看来,年轻消费者愿意为美丽的事物买单,因此,设计的文创产品必须美观。她带领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元素,设计出多款民族风贺年红包。这些贺年红包风格多元、款式多样,既美观又实用。比如,其中一款“东南西北请欢喜,红中发财偏爱你”贺年红包,将红包设计成麻将的模样,并从牌面图案中引申出“福如东海”“连中三元”“喜上眉梢”等美好祝愿,整体的设计国潮味儿十足,十分吸睛。
文创产品的实用性也是杨文丹团队十分注重的。在首次带领学生设计狗年贺年红包时,她就明确了“一体成型、二次利用”的设计原则。杨文丹说,“一体成型”是为了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让文创产品更易于被市场接受;“二次利用”也是出于市场考量,红包不只是红包,拆开来展平,还可以作面具、作挂饰,等于有了附加价值。
杨文丹团队设计的狗年文创红包。
麻将元素文创红包。
“十二生肖”香囊。
幸运的是,杨文丹团队的文创红包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有公司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并将这些萌趣十足、创意无限的文创红包批量生产,公开售卖。同时,杨文丹也带着这些文创红包前往上海、无锡、杭州、深圳等地,参加各类文创产品展览。每一次参展,她的摊位前总是挤满了人。
对于杨文丹而言,文创产品为市场所接受,也就意味着附着于文创产品之上的文化被更多人看到,甚至是喜爱——这是一件文创产品的**使命。
从“小文创”中挖掘“大能量”
一件“小文创”,蕴含“大能量”。随着苏州文旅产业的愈发繁荣,文创产品的能量与潜力被越来越多人看到,文创设计师们也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与责任。
今年年初,杨文丹团队受苏州市非遗办邀请,设计了“非一般的好物”——雷允上“才子佳人”“十二生肖”系列手绣香囊。这些香囊造型精美,富有童趣,还具有驱蚊防虫、醒脑开窍等功效,既可以挂于胸前作点缀,也可悬挂在包上、车上作装饰。端午节前夕,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有限公司各门店以及线上严选商城将这些香囊上市销售,引起消费者的强烈反响。杨文丹觉得,自己和学生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好的文创产品能化抽象为具象,让苏州的非遗文化为更多人所认可和知晓,对非遗的传承也有所帮助。”
苏州意马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娟也曾是一名文创设计师,她的想法与杨文丹不谋而合。在她看来,传递文化精神是文创产品最重要的功能,“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传统文化需要用更年轻的话语去表达,咱们苏州有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太多元素可以用来提炼设计成文创产品,我觉得这也是苏州文创设计师们肩负的使命吧。”
目前,李娟公司有一支9人的文创设计团队。除了从苏州本地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设计开发文创产品之外,他们还积极探索文创设计的另一条通路,即根据客户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全方位的文创包装。比如前不久,他们为姑苏区虎丘街道的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计了“潭小狸”虚拟形象,并将这一形象运用到服务中心的各个角落,让它担当服务中心形象代言人的角色。
无限的可能,正经由文创设计师们的一双双妙手,被创造、被实现。在这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古城,那些浸润着江南风雨的传统文化,正悄悄地“返老还童”……
本版图片 倪黎祥 摄